香港興起上網這文化, 其實只有20多年歷史, 而YouTube興起可說是因2006年「巴士阿叔事件」開始。當時一位「阿叔」在巴士上以強烈的措辭高聲斥罵一位年輕人,被人拍下短片並於網上發放,其後被修剪逾50多個不同語言版本在YouTube流傳,總收看次數不足一個月已超越700萬次,因而令這發放短片的平台在香港流行起來。
近來不少新聞評論指,難得華人公司研發的軟件TikTok可能被美國公司收購,其實這事早有先例,YouTube的始創人當中便有一位是華人—陳士駿。我曾翻閱其自傳,內容提及YouTube前身,其實是像ICQ視像版的交友軟件,讓美國使用者發放自拍影片來認識異性,可惜推出市場三個月後仍未獲大眾接受,後來陳士駿靈機一觸,將宣傳策略稍為改動,讓用家在平台免費發放生活短片,因使用者的層面更廣泛而成功大受歡迎,甚至獲Google收購,邁向國際市場。
無需追逐話題 慢工出細貨
而我使用 YouTube 不知不覺已超過十年,當時主要是因發放一些諷刺時弊的「二次創作」歌曲而廣為人知,另外與我同期透過平台拍片的還有Ming 仔、Eminleo、CookingHay Hay和Lou 記等等。記得當時香港仍未有人因拍片累積名氣,從而獲得品牌垂青來拍攝網上宣傳廣告片,我們被稱作第一代網紅YouTuber。
隨後我們數個更首次在香港的YouTube 界作跨頻道合作,製作第一首由網紅大合唱的原創歌曲《而我不知道呢班友是誰》MV,當時網民反應非常震撼,因從未想過獨立頻道的網紅會攜手合作,感覺如同首次睇《復仇者聯盟》電影那樣興奮。
那時在香港拍攝 YouTube 短片仍未有分紅制度,故此大多著名YouTubers都願意付出時間及心思,慢工出細貨下拍攝網片,不像現今一些YouTubers為獲取盈利,只為保持固定時間內有新片而粗製濫造。舉個例子,用新聞話題作主題,以往就算已刊登一個月多,但我的「二次創作」短片依舊富有話題性。現在熱炒的話題,若不可在一、兩天內推出新片,該作品便會被淘汰,視作舊聞。
善與網民溝通 爭取立足之地
直到2012年底,YouTube平台的分紅盈利制度登陸香港,Google香港分公司開始聯絡一眾網絡人,教授如何在有盈利下經營個人頻道,自此「Youtuber 」這稱號便開始流行起來。
惟平台的生態經常改變,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新人,拍攝不同題材的新片,例如化妝片、打機片、生活Vlog片、開箱片或以網台形式來談論社會事件等,多元化的片種分別在不同時期堀起,「Youtuber」這稱謂也持續改朝換代。
可惜近年發現平台開始流行「互相吵罵」的不太健康片種,這些花生炒作有時比傳統明星花邊新聞更受歡迎,片中的當事人都是明刀明槍互相指罵辯駁,宣稱自己有何道理。甚至之後更吸引其他無關痛癢的網絡人發表其「感受言論」,緊接由傳統媒體的報道「加持」,使整個話題鬧得熱哄哄、娛樂性更高,當中的前因後果、人物關係隨時比電視連續劇更精彩,自然吸引更多網民收看。
不過我發現香港YouTube 片種的生態快則半年, 慢則一至兩年便會來一次大轉變,網絡人若稍為不適應這潮流環境,很容易會被網民離棄,好像早前一些很受歡迎的YouTuber,因為一個失誤,人氣立即急速下跌,因此我覺得現在要當KOL,必須懂得如何與網民溝通,贏取支持者歡心才能在網絡界有立足之地。